猛犸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猛犸爷爷穿越层层时光,在火光中洞见人 [复制链接]

1#

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这样一句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不只是来自保安大叔的灵魂拷问,而是人类认识自我过程中必须解答的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认识得越早,人的自我格局则越大。

鉴于此,德国的两位“黄金搭档”作家迪特·博格和博尔德·莫尔克-塔瑟尔为10岁以上的孩子联袂创作了一部关于人类简史的绘本——《猛犸爷爷》。从公元前年人类祖先会使用火开始讲起,一直写到年使用智能手机的今天。一百多页的篇幅,浓缩了人类将近2万年的发展历程,50余幅插画,定格了人类50个或平凡或非凡的瞬间。

01.第一人称讲述,娓娓道来,无比亲切

“故事并不是在这一刻发生的,很久很久以前,它便已经开始了,只是现在我才开始向你讲述。”

书中的“我”便是一位名叫猛犸爷爷的人类祖先,他坐在火堆前,用讲睡前故事的语调,开始讲述人类家族的史诗。虽然猛犸爷爷生活在遥远的公元前一万七千多年,但是你一旦打开了书页,开始聆听,便会觉得他近在眼前。

“你可以和我保持联系,方法就是:当你想起我时,我们就可以在火焰之中彼此相见。”

“我期待透过火光窥见未来,而你想了解的,则是那些过去的时光。”

开卷第一篇,我已经被猛犸爷爷梦幻般神奇的话语所吸引,回想儿时无数个在灶膛前烧火的瞬间,仿佛置身于温暖跳动的火苗前,托腮倾听猛犸爷爷的讲述。

02.点线结合的笔触,描绘的是回忆的画面

当你一边读着《猛犸爷爷》的文字,聆听猛犸爷爷的讲述,一边翻看对应的插画,感觉就像是在浏览一本家族的相册,回忆感扑面而来。

《猛犸爷爷》一书的插画风格非常特别。起初我也不知道究竟特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就能勾起读者的悠悠情思。后来我发现书中插画的最大奥秘可能就在于点线结合的细密笔触了。

密密麻麻的点和断断续续的线,犹如流沙一般变化万千,你就像在看一幅幅沙画,在无形的历史之手中随风飘散又重聚,再聚便是另一种景象了。每一幅画面都很短暂,也正是因为短暂,才彰显出永恒和珍贵。

03.平凡或非凡的瞬间,记录的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从长期生活的岩壁洞穴中走出来,对于习惯了“守株待兔”生活的祖先们来说,是一次伟大的进步,带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无限的勇气,他们从此迈进了更广阔的天地。

从最原始的赤手空拳与野兽玩追逐“游戏”,直到野兽精疲力尽、倒地而亡,到学会使用木棒、弓箭狩猎,猎人和猎物都轻松了很多。等到气候变暖,地球上万物生长,有各种植物的果实果腹,我们祖先的生活就更加舒服了。

随着人类跨上马背,便走出了解放双脚的第一步;带轮子的牛车出现了,我们的祖先可以坐上牛车骄傲地在寨子里举家游行了;青铜时代的到来,让每一位男性祖先以拥有青铜佩剑为荣;纺织业的发展,使得整整齐齐的精致编织品取代了乱糟糟、蓬松松的破兽皮。

再到后来,商贸、航海、书籍印刷、工业革命等等发展得蒸蒸日上。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人类的历史由远及近,冲突和争斗也增多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人与人之间也时有奉行“成王败寇”的流血事件发生。

04.诗意的语言背后,是对人类深刻的警醒

《猛犸爷爷》在讲述人类进步里程碑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历史上的黑暗时刻。

罗马斗兽场上血腥的人兽厮杀,是人们对抗无聊的把戏,却吸引了无数人趋之若鹜;泛滥整个欧洲的一场瘟疫,几乎夺去了四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长达30年的宗教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毁灭般的劫难;而离人类最近一次的世界大战让多少城市满目疮痍,让多少人们家破人亡……

猛犸爷爷说,冰川时代的我们都没有这么冷酷无情过,虽然那个时候打猎也会有流血和牺牲。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猛犸象也未能逃过一劫,永远地消失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你们的年代,依然还能看到大象。”

“我的孩子,请你务必照顾好自己,因为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我们亲身所处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头。”

猛犸爷爷在讲述人类发展历史的同时,不忘谆谆告诫所有的子孙,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毕竟,我们的时代还远没有尽头。

马歇尔曾说:必须熟悉历史,不仅仅是那些描写名人和重大事件的琐碎的近代史,而且要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从而懂得什么行动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什么破坏了文明。

《猛犸爷爷》正是这样一部关于人类发展的简史,既记录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进步瞬间,也有人类毁灭文明的黑暗时刻。虽然它只定位于写给孩子阅读,但是无论你是10岁,还是30岁、50岁,如果你对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还不够了解,读一读这本书都是有意义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