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市民找回小时候吃肉的感觉江苏牧院投入千万拯救濒危姜曲海猪焦...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让市民找回小时候吃肉的感觉江苏牧院投入千万拯救濒危姜曲海猪-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殖场和养殖户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猪种,开展经济杂交。由于片面追求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餐桌上的猪肉品质下降、口感欠佳。一度闻名全国的地方优良猪种———姜曲海猪却濒临灭绝,到2006年10月只剩下100余头。江苏牧院投入千万,开始了一次拯救行动。


        本报讯(


     高加平


     通讯员 田培余)“春节前,猪场将有首批20头姜(堰)曲(塘)海(安)黑猪上市,肉肥味美,市民将重新找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肉的感觉’。”1月1日,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的江苏姜曲海种猪场,猪场负责人


    、江苏牧院高级畜牧师周春宝说,“这一濒临灭绝的猪种总算可以延续下来。”


    引进猪种、建猪场、推广养殖、培育新品种……周春宝说,为了保住姜曲海猪种,江苏牧院的投入已经超过1000万元。濒临灭绝


    姜曲海猪主产区在姜堰、海安一带,虽然出栏时间一般长近1年,但肥肉多、肉质佳、口感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深受老百姓欢迎,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优良猪种。


    资料记载,1980年,各地共养殖姜曲海猪9.5万头。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养殖场和养殖户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猪种,开展经济杂交,改善猪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由于片面追求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养殖场和养殖户饲养本地品种猪的积极性下降,姜曲海猪濒临灭绝。


    “2006年10月,当江苏牧院与姜堰种猪场签订协议,花近200万元买下所有姜曲海猪及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时,纯种姜曲海猪只剩下100余头。”周春宝说。“肉感的回归”


         去年初,江苏牧院投入800万元,在科技示范园建成万头规模的江苏姜曲海种猪场。种猪场总面积近120亩,有猪舍22幢,目前存栏生猪4000头,其中母猪400头,年出栏量可达1万头。


    “姜曲海猪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投入上千万元完全值得。”周春宝说,近年来,人们盲目追捧猪的瘦肉率提高,导致市场上瘦肉型猪的肉质下降、口感欠佳,人们开始需求安全优质的猪肉,期盼“肉感的回归”,“姜曲海猪正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2007年元旦期间,在南京召开的全省优质黑猪肉推介会上,他们带去10头姜曲海猪试销,尽管每公斤卖到50元,不到1小时却被抢购一空。


    “今年春节开始,市区将不断有姜曲海猪上市,全年上市量可达2000至3000头。”周春宝说,“每公斤售价将不低于50元。”最终的出路


    周春宝介绍,他们历经10多年时间,利用姜曲海猪和美国杜洛克猪培育的新品种苏姜猪已进入第4世代,再经过1至2个世代的培育,就可申请进行国家品种审定。


    该新品种将同时具备姜曲海猪产仔率高、肉质佳、口感好和美国杜洛克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的优点,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培育新品种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反哺老品种保护,但要更好地保住姜曲海猪,最终出路应让其‘回归’农村。”周春宝说,他们种猪场的主要任务是保种育种,而不是大规模养殖,“一个好的品种,不推出去就没有生命力。”


     目前,种猪场已在姜堰市苏陈、梁徐等乡镇推广200头种猪养殖。下一步,他们将采用“基地+专家+养殖户”的模式,引导更多的养殖场和养殖户加入到养殖姜曲海猪和苏姜猪的行列。“完成保种育种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